風濕病的多種概念區分

在許多人的心目中,風濕病不外乎是指天氣變化時腰酸腿疼的病癥,一些人不恰當地將風濕病分為『風濕』和『類風濕』兩種。其實我們常說的風濕,是三種疾病中的一種:
  第一,現代醫學上的風濕病:一種免疫系統紊亂造成的的疑難雜癥,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,系統性血管炎、脊柱關節病,系統性紅斑狼瘡、乾燥綜合癥等等,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組織,導致各種疾病的發作。
  第二,風濕性關節炎:區別於第一種中的『類風濕性關節炎』,這種關節炎不對稱,游走性強,是鏈球菌引發的風濕熱的一種癥狀,也是免疫系統的問題,但主要癥狀還是風濕性心髒病(風心病),由於青霉素的使用,風心病已經從心髒病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以後。
  第三,普通的關節痛:受冷刺激影響的關節損傷。自孩童時開始,我們常常聽到家裡或鄰裡的老人說,風濕病的元凶是『風』和『濕』。典型的例子就是,許多人都相信,產後吹了風、洗了澡,將來會得風濕病。因此,炎炎夏日,產婦都要呆在悶熱的屋裡,不敢扇扇子,不敢開窗戶,更不敢洗頭洗澡。可是,西方國家的產婦普遍是產後體力緩和過來後即起床洗澡,並住在空調房或通風的房間,許多居住在西方的亞裔移民也是這樣,他們並沒有因此而得風濕病。的確,長期受寒冷刺激(包括寒風和濕冷)的人容易出現關節痛。天氣變化尤其是臺風前夕,腰酸腿痛者常常發作,甚至可以做天氣預報。其實,這是受損的關節滑膜、軟骨、韌帶、纖維疤痕組織對天氣變化的一種過敏反應,以及關節滑膜腔對氣壓變化的反應。如果長期受寒冷刺激,會導致關節軟骨的損害、變性,出現或加快關節勞損。過去曾有動物實驗發現,處於高濕度、長期吹風似乎都容易出現關節病變;而現代醫學則認為,溫度、濕度的影響只是風濕癥的導火線,並非致病因素,絕大部分的風濕關節疼痛是因老化和非正常使用所造成的,外界因素僅是一個方面。
  之所以會被混淆成這樣,都是中國傳統醫學在對疾病模糊認識的基礎上命名造成的,當患者有了關節疼痛的癥狀後,必須區分這三種疾病,纔能對癥治療,不能任由一些水平不高的醫生,隨意的把它稱作風濕,結果導致臨床上常常誤診或漏診癥狀,甚至長期求治於江湖醫生,不去正規醫院就診,導致人財兩空,對治療喪失信心。
  〖 关闭本页 〗  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粤ICP备06032739号 网站设计:Shura
版权所有:香港濟眾堂醫藥貿易有限公司 地址:香港 成业街15~17号成运工业大厦5F518 濟眾堂药房 HK-TEL:00852-69043511 CN-TEL:13713909257 微信13266990617